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亚冠

女排精神:在民族复兴中闪耀光彩

2024-07-01 浏览:

【探寻精神源泉,彰显时代价值】

1981年11月16日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之夜,中国街头冷冷清清。随着黑白电视上“铁榔头”郎平的一记重扣,中国队以3:2险胜,我国诞生了“三大球”赛事的第一位世界冠军!那一夜,无数中国人流泪,鞭炮声热闹得像除夕夜。那一年,中国女排夺冠,中国男排冲出亚洲。“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从北大校园里传出,响彻全中国。

2020年9月25日,以中国女排为题材的电影《夺冠》首映。当“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那动人的旋律响起时,无论是50后60后,还是70后80后,甚至是90后00后,都再一次勾起了女排精神的共同记忆。女排精神就是最好的创作源泉。电影《夺冠》斩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三项大奖。有观众说:“这不仅仅是一部体育电影,更是一部讲述中国人故事的电影!”

历经40多年风雨,队员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从低谷中奋起,面对强敌从不放弃、永不服输。女排精神经久不衰,是民族性格的缩影,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精神宝藏。

奏国歌、升国旗,女排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远不止体育,她们是国家的英雄。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还是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女排夺冠的故事都能跨越时空,点燃中国人民为国争光的斗志和激情。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邀请刚刚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并在会前亲切会见女排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喜爱中国女排,不仅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拼搏进取1984年奥运会女排冠军,永不放弃。时至今日,女排精神依然是一面旗帜,闪耀在每一位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

呼喊时代强音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体育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金句悬挂在国家体育总局一楼大厅里。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拂,通过国门的开放,人们意识到我们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上与世界强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奋起直追。

正如一百多年前,一群满腔热情的青年提出“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派出胜利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派出胜利的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当时,中国人也在期盼: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在国际体育赛事上昂首挺胸?

女排的猛烈扣球打在了那个时代最正确的位置。

1979年亚洲女排锦标赛,香港红馆见证了新冠军的诞生——中国女排战胜宿敌,夺得亚锦赛冠军。队员郎平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铁榔头”。

1981年日本世界杯,日本大阪体育场打开了国人兴奋的开关,中国女排连赢七场,击败美国、日本等强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那一晚,数万正在看电视、听广播的中国人民都记住了解说员宋世雄那略带哽咽的喊声:“17:15!中国队赢了!队员们纷纷拥抱在一起!中国队以3:2战胜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战绩夺得世界杯冠军!”

1984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会金牌,1985年和1986年又夺得第4届世界杯和第10届世锦赛冠军,中国女排实现了世界女排历史上首次“五连冠”。

在这个拼搏、进步的时代,金牌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

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是一项“职业”运动,一个东方人能夺得排球世界冠军实属不易,但中国女排队员们在赛场上齐心协力、不言放弃,让更多中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能行!我们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

女排的胜利,再次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鼓舞了一代人的爱国热情,汇聚了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所宣称的:“如果我们用中国女排精神去进行现代化建设,我们又何必担心现代化不能实现呢?”

在深圳,一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幅广告牌矗立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见证着中国经济特区的崛起;在义乌,靠“鸡毛换糖”起家的小商贩,走在街头巷尾不断探索商业密码;在苏南,一批“社队企业”转制为“乡镇企业”;在高校、科研院所,解放思想的浪潮让大批知识分子重返科研热土。

无论是斗志昂扬的中国女排,还是重新掌握命运的大学生,还是散布在街头巷尾的个体工商户,抑或是奔向新生活的农民工,他们的故事都承载着昂扬进取、勇于尝试的时代精神。

“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是80年代的象征。”在自传《激情岁月》中,中国女排现任主教练郎平这样写道。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奋斗中华崛起的时代最强音。

激发团结奋进、勇于攀登的爱国自豪感

没有一支队伍能以这种方式出现——

201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中国女排队员乘坐“祖国万岁”彩车来到天安门广场向公众致意。

如今的中国更加从容自信,国家的强大不再需要靠金牌数来证明。几十年来,中国女排更换队员,老面孔退役,新面孔接班,但中国女排始终不只是一个队名,而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精神象征、爱国主义的象征、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中国女排成立之初,训练场上就贴着“为国争光”四个大字。这是中国女排的初心和使命。正如郎平所说:“只要你穿着印有‘中国’字样的球衣,你就代表着祖国。每场比赛,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

从1984年中国女排首夺奥运金牌,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到大阪女排世界杯,五星红旗在世界舞台上一次次升起,一次次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为国争光、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种发自内心的朴素共鸣,是点燃亿万中国人民奋斗激情的动力,是推动中国各项伟大事业取得成就的强大动力。

人工智能机器人、南水北调模型、复兴号列车模拟驾驶台、C919大型客机模型等等,基建、中国制造、高新技术等的卓越成就,展现着大国大气。当“中国品牌”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当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25名2024欧洲杯,,当中国接连登上各类国际文化大奖的领奖台,这一切背后激荡着的,是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时光荏苒,新旧交替。从“五连冠”后郎平首次执教的“白银一代”,到2001年后陈忠和执教的“黄金一代”,再到2013年起在里约奥运会夺金的“白金一代”,中国女排的成员一换再换。不变的是,中国女排始终是一个整体,是台上台下许多人共同铸就的精神铭牌。

抗击疫情期间,有一则故事广为流传:武汉抗疫一线的一名女护士,为了鼓励自己,在防护服上写下了中国女排队长朱婷的名字。

谈及这张照片时,朱婷分享了一段故事:2018年女排世锦赛半决赛1984年奥运会女排冠军,她们在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中输给了意大利队,大家都很郁闷。回到酒店后,郎平对她们说:“姑娘们,打起精神来!我们不能奏国歌,但我们必须升国旗!”

“女排的精神就是升国旗、奏国歌,哪怕是第三,也要努力拼搏、争取。祖国至上,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永不放弃,这就是我们女排的精神。”朱婷说。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虽然场上队员分工不同,但需要及时有效的配合,团结协作是排球运动取胜的关键。中国女排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和发扬“胜则同庆,败则同担”的集体主义精神,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还是工作人员,都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拼搏、奋斗。

“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很多含义,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当年女排是从底层爬起来的,没有太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在困难的时候,大家总是能够团结在一起,一起思考、一起努力。”郎平说。

团结协作、患难与共,是中国女排不变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民族智慧。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就知道“独破易,群攻难”。团结协作,不仅是民族危难之时我们得以生存、战胜强敌的重要法宝,更是改革开放40年来高歌猛进、创造奇迹的强大力量。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致贺电。在祝贺女排以11连胜的骄人战绩夺冠的同时,也肯定了女排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他指出,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和则成事,强则团结。今天,中国面临着不亚于体育界的激烈国际竞争。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形势和改革突破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像中国女排那样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开创新时代的辉煌局面。

凝聚精神力量,更加勇敢面对挫折,与时俱进

成立于1978年的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被誉为“中国女排走出去的福地”,见证了许多传奇的历史。训练基地的老员工们依然记得女排在这里洒下多少汗水和泪水。

“当时的训练基地只是一间有6个场地的‘竹棚’——屋顶由双层竹篾搭成,中间夹竹叶,多根竹筒组合成柱子和横梁。地面用细沙、白石灰和红土混合压实找平。”一位老员工说,由于训练条件差,地面粗糙,姑娘们在地上爬来爬去、打滚,受伤的情况屡见不鲜。

1979年,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借鉴国外经验,对女排进行“魔鬼训练”。为了训练球到手后的控制能力,他让男陪练手抱球从高台上扣球下落,女排队员则站在角落接球,直到接到三个好球才能停下。由于没有躲闪的余地,队员们常常是伤痕累累。有一次,主攻曹慧英被球击中头部,当场晕倒,被人抬回宿舍,躺了三天才下得了床。练习扣球时,郎平每天早中晚都要扣球300次,练完后,她的手常常是麻木的,胳膊也是僵硬的。

但正是通过这样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女排队员们练就了扎实全面的技术,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情。”竹棚里磨练出来的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女排人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中国女排在取得五连冠之后,也曾数次遭遇挫折和失败。

1988年首尔失利后,中国女排陷入低迷,长达十多年无缘世界锦标赛,直到2001年陈忠和接手球队。当时的中国女排是世界顶尖女排中平均身高最矮的,这对于一项对身高要求很高的运动来说是一个致命弱点。

怎么办?陈忠和从老女排的精神中寻找答案。在湖南郴州苏仙岭基地,陈忠和带领女排队员练习上下3600级石阶。他要求所有队员在22分钟内跑上去,只要有一个人超过一秒,全队就得重新开始。

宝剑锋从磨砺出,砺剑锋从磨砺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上演奇迹翻盘,战胜俄罗斯女排夺冠。赛后,陈忠和表示,决赛对阵俄罗斯,对手实力略强于我们,而且当时我们0:2的大比分落后,所以反败为胜非常艰难,但女排精神就是永不服输、永不放弃。

无论胜败,女排精神一直在,并不断与时俱进,辅以科学引领、专业精神等内涵。

2013年4月25日,郎平重返国家队执教,这一次,女排再次遭遇低谷,在伦敦奥运会上未能闯入四强。

郎平为球队提供了更科学的训练方式和专业化的团队,以及更广阔的国际视野。2016年里约奥运会集训期间,中国队的教练、医疗、后勤保障团队的人员比例达到1:1,数据分析系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此前,郎平一改以往“一套阵容打天下”的做法,大胆放手,按照不同比赛水平,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队员进行训练。“以赛促训”的训练已初见成效。

女排精神不只在赢球时才有,这支屡次跌倒又重新站起来的队伍,早已练就了在每次挫折中更坚韧的品格,为每一分、每一场比赛拼尽全力,不容被拖垮、不容被打败。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金牌。英国广播公司曾评论:中国女排在小组赛连输三场的情况下,以小组第四名的成绩出线。淘汰赛中,她们接连战胜三个强劲对手——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并在每场比赛中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实力”。

我们在中国女排身上,总能看到不灭的希望之火。用主教练郎平的话来说,女排精神不是夺冠,而是明知赢不了也要拼尽全力,是一路走来摇摇晃晃,站起来抖落身上的泥土,眼神里带着坚定。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但中国女排以祖国为中心、为国争光的初心始终没有变,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作风不变,永不放弃、勇攀高峰的精神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并在新时代不断丰富新的内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挑战和风险,还可能出现难以想象的风浪。我们唯有努力拼搏、英勇奋斗1984年奥运会女排冠军,才能百尺竿头酷24体育,,更进一步。弘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新时代女排精神,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如磐石的决心,就一定能在新的征程上赢得新的胜利、拓展新的天地。

(记者王东、李丹阳)

来源Ph">

2024欧洲杯 酷24体育 kaiyun下载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云开·全站appkaiyun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