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头部广告图片
  主页 > 欧洲杯

调整航运结构 “吐故”更要“纳新”

2024-06-19 浏览:

运力过剩、油价上涨、成本上升、资金短缺等不利因素,将大部分航运公司推入了在亏损线下挣扎的惨淡境地。为了走出巨额亏损的泥潭,船东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包括向政府求助、呼吁行业自律、封存运力、互换舱位等。这些举措固然有利于其摆脱“压低运价、争夺货源”的经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亏损,但这些只是缓解危机的治标之策。要想在后危机时代占据主动,只有通过优化运力结构才能实现。事实上,拆船数量的不断增加、拆船船龄的不断下降、吨位的不断上升,正在发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即相当一部分有实力、有远见的公司已经开始主动“淘汰老旧”,为后续的“招新”运力做准备。

在航运市场繁荣时期,航运公司订购大量新船以扩大运力,大赚了一笔。然而在随后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冲击下,海运贸易量不断下滑,运价跌至惨不忍睹的水平,这些“英雄”船舶成了最大的负担,大部分航运公司濒临死亡,一些船东无奈破产清算。对此,海事界一致认为“都是运力过剩造成的”。因此,一些航运运输公司开始实施“去运力”战略,有的将闲置运力封存,待市场好转后再“解禁”;有的将老旧船舶送去拆解,防止它们成为“烫手山芋”。然而云开·全站appkaiyun官网,,限制运力并不一定能解决竞争力低下的问题,未来航运市场竞争的焦点将从规模竞争转向船型竞争,只有订购一批优质船舶,才能真正实现优化船队结构的目标。

事实上,国内外多家航运企业都已经开始行动。据《劳氏日报》近日报道,泰国泰伦森集团旗下新加坡泰伦森船务公司董事长伊恩·克莱斯顿宣布,鉴于当前干散货航运市场已接近触底纳新吐故,公司将大量更新船队,计划将船队规模由原来的16艘增至24-30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海集团加速淘汰老旧船舶,4年来共处置101艘、总载重吨219万吨,其中在报废期前提前处置48艘,占总处置量的48%,同时订购大量新船。 通过“去旧”“纳新”纳新吐故,集团不仅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当前的轻装上阵,也为未来抢占竞争制高点做好了准备。此外,地方航运企业近期也纷纷建造了不少新船2024欧洲杯,,其中浙江省沿海散货船运力规模超过万吨级,达到1008万载重吨,超过了中远、中海、中外运长航等三大央企的总和。

可以说纳新吐故,船舶的“新陈代谢”是改造船队结构的契机。那些明显不能适应后危机时代航运业要求的船舶,甚至包括一些在市场景气时期高价订购的新船,都成为了航运公司分批出货中的“不良资产”,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运作和效益,成为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的桎梏。对此,航运公司不应再用“新三年、旧三年、再修三年”的节俭消费理念来衡量运力更新,因为届时公司将因为旧船不符合新规而支付比新建高出数倍的“修缮”费用。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的极度低迷并不完全是坏事,如果航运公司能借此机会“自扫门前雪”,强行摘除一些“病细胞”,那么“新生细胞”就能迅速成长起来。 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就是这个道理。

单纯压缩运力固然有利于供需平衡,但并不代表就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何况行业所谓的运力过剩也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运力过剩。因此,航运企业在调整运力结构时,既要大胆淘汰旧船“瘦身”,也要积极换新“强身健体”,着眼长远、立足自身,尽早订造优质、低成本的新船,以便在市场复苏时,依靠新的“精兵强将”为企业赢得重生的机会。

对于船企来说,当前的拆船热潮或许能为自身发展带来一些机遇。一方面,老旧船舶拆解造成运力缺口,从长远看,船东可能订购新船填补运力缺口;另一方面,船东可能加快新旧船舶的置换,以提高船队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因此,船企应主动作为,积极联系船东;同时,应帮助船东研究市场,积极开发符合未来要求的高效新型船型,满足船东运力更新需求,优化运力结构,提高“绿色竞争力”。

2024欧洲杯 酷24体育 kaiyun下载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云开·全站appkaiyun官网